关闭
妙智圆明班 | 《成佛之道》公益课程第五、六节课顺利开讲
来源:温州头陀寺 时间:2024/09/02

 

佛法认为,一切众生皆具佛性,只要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,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。为使大家更加深入学习佛法的智慧,寻找让人生和睦美满的方法,2024年8月31日至9月1日,《成佛之道》公益课程第五、六节课顺利开讲,由传觉法师进行授课。

 

 

发心是五乘决定的要素
五乘与发心

 

发心是五乘决定的要素,五乘包括人乘、天乘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,依众生根机不同,将佛法分为五,依此五乘教法而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。

发心是善法的源泉,能生发一切善法,修行人忘失善法,轻则懈怠废弛,重则道心全退,佛弟子利益众生,更不能离开善法善根。要做到坚持发心,就需要不断在佛法上熏习、培养,日积月累,以求得世间最大的利益。

 

佛教的‘种姓’说

 

佛教的‘种姓’说,有别于印度古有的‘四种姓’充满着固化及不平等。佛教的‘五种姓’由其个人的‘发心’(承担、承负)而改变,且无阶级的区分(意味着平等)。

 

 

 

五乘的基本决定要素——‘正见’及‘正命’

 

《成佛之道》偈云:正信归依者,应修于正见,及修于正命,胜进不为难。

‘正见’就是‘正确的见地’,其特质是坚定不移的;‘正命’也可理解为‘正确的生存方式’,或说‘离于邪命而活’。

三皈五戒等皆依正见而存。

 

 

五戒与十善的关系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无常是一切的可能性


正见者——坚固不移之知见也
 

 

 

无常观,为五乘所重

 

由知无常,能升起修学之紧迫感(发精进心)
由知无常,而起增上发心
由知无常,成就出世间圣果
 

 

 

无常的特质

 

 

 

世间无常

 

现世

世间诸物都要经历成、住、坏、空,是不可依存的;情执也是起伏不定的。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变化的,是生灭的。在世间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常驻不灭的现象。凡有生者,必有灭。

 

后世

轮回路险,业力凡夫做不了主,业力要把我们送到哪里就得去哪里。所以我们只要没有离开六道,我们的生命就永远充满了不安稳。

 

 

 

观修无常

 

观三途众苦—明其因—熄诸妄心—绝其果

三途就是三恶道——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。贪嗔痴称为三毒。有这三毒,就会堕落到三途中。所以我们明白了堕三恶道的原因(贪嗔痴)后,就要熄灭自己心中的贪嗔痴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断绝堕三恶道的果报。

 

观念死无常—发精进心—勤修十善—得人天福

修行人应常忆念死亡无常,想到时日不多,以无常观让心趣入正法,以正念发起精进。发起大精进,断恶业修善法,才能得人天福报。

 

观天道有情—未出苦轮—终必堕毁—求出世正因

修行人意识到自己如若不精进修行,则无法跳出六道轮回,终必堕落。以此,方能以勇猛心求出世正因。

 

 

 

 

最后,希望通过本课程,能够帮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佛法观念,培养正确的修行习惯,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我们相信,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修行,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成佛之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