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生命的利益在于让别人快乐——圆明读书会第二次现场读书会圆满
来源:温州头陀寺 时间:2019/05/21

2019年5月19日,第二期圆明读书会在头陀寺三味书屋如期举行。本次读书会主题是,生命的利益在于让别人快乐。

 

第一个环节大家在领读同修带领下共读《施人玫瑰,手留余香》《助人就是助己》《好心换好报》三篇文章。第二个环节,分组分享心得与提问。

 

第一组同修提出,行善有时觉得不值得,不能在行善时内观自己却常常反观他人。帮助别人时能力不够,常常选择放弃或者回避,祈请悟智师父开示。

 

第二组同修谈到,遇到以德报怨的情况时心理上会不平衡,祈请师父开示如何处理心态的问题。

 

第三组同修祈请师父开示如何放下行善时的恐惧感和患得患失。

 

第四组同修说,明明晓得吃亏是福,当真正吃亏时心理却是难受的,心态该如何调整,也不能深层次的理解福报的含义。

 

之后的个人分享环节,有师兄提出,凡夫如何理解不着相的布施?

 

悟智师父开示,行善层次上是有不同的,刚开始会以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去考量所做的善事,这般得到的往往不是你想要的和满意的,层次也比较低。

 

当我们善念升起时,当下恶念就消了,善念升起了我们要如何让它增长?怎样提升善念的层次和境界?不只是看见眼前的付出和回报。我们也还不能明见因果,也不能像佛陀那般舍身饲虎、割肉喂鹰,我们要通过学习佛法的智慧指导去做。

 

六度中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第一就是布施,它可能是一个微笑,施予穷人钱财,鼓励失去信心的人,给饿急了的人一碗饭,都是布施。方式有很多,需要智慧。

 

师父借汶川地震时罗汉寺的事迹讲述佛法宽广和慈悲。当年汶川地震时寺院旁边就有一个妇产科医院,由于地震的原因房屋倒塌无法容纳产妇,所以询问大和尚是否可以借用寺院场地,大和尚不但答应还整理很多地方供产妇居住,将华蔓拿来当遮挡做隔帘,杀鸡炖汤滋补产妇和孩子。寺院师父们虽闻味呕吐也不曾有疑义,有人质疑这般所作所为是不是背离了佛教?罗汉寺师父开示:“如果佛陀在世,他也会这样选择,因为一切众生才是佛的福田,佛法也是度一切众生,当下生命才是最尊贵的最值得尊重的。”这么做是符合佛法的根本精神的。这样的善心可以突破很多禁忌。

 

为什么佛教把灯作为智慧的象征?因为灯能照亮黑暗,灯亮时,刹那间黑暗就不在了,心的善念就像灯,尽自己的能力去做,当智慧明灯在心中点亮时,再去行善,你一言一行都能教化到所有一切众生。行善中积极的调整和摆正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。

 

再就是如何建立自信和信他。在《助人就是助己》的篇章中,禅师为了建立起内心破碎的强盗希求信心的愿求,不惜打破自己把自己贬到最低,让强盗升起信心,禅师这般先破后立,将我执和法执完全破掉之后,建立起来的信心才是牢不可破的。否则我们现在的信念、信心都是很容易被障碍的不牢靠的。

 

要相信自己、相信佛法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、相信阿弥陀佛。相信自己是一种智慧,去善行,能去信他,这也是一种智慧。在做义工时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去体验和感受这个状态。

 

同修们听了师父开示,欢喜信受,增长了布施行善的信心和智慧。最后,师父带领大家将当日读书会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。

 

20230905_143717_122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23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24.jpg


20230905_143717_125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26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27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28.jpg


20230905_143717_129.jpg

 

20230905_143717_130.jpg

 

文字:慧安师兄
摄影:Lia师兄